提起补气血的中药,大家脑海里会不自觉的想到黄芪、人参。这两者同为中医学及临床学常用的补气药材,但却各有侧重,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症状、咨询专业人士后,再选择合适的滋补药物,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具体,这两种药材有什么区别呢,就让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一、功效应用的区别
1、黄芪
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适宜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汗出异常,平素易感冒等症,为重要的补气药。
2、人参
味甘,味苦,入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安神 之功效,常用于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症候,单用即有效,对脾肺亏虚,心气不足,气血虚弱,亦常为滋补要药。
二、临床应用区别
1、黄芪的应用
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与柴胡,升麻等同用。
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疗。
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常配伍金银花,皂刺,地丁等同用。
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己,茯苓,白术等配伍应用。
2、人参的应用
益气固脱:多用于治疗大病或久病,或血脱所致气脱所出现的短气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脉细欲绝等症。克单用,也可与黄芪或附子同用。
生津止渴:临床上上,热病伤津而见热渴,汗出,脉大而虚者,用人参配伍生石膏治疗;热或暑热伤及汽液而症见汗多,口渴神疲,或津气不足引起的心烦失眠,短气自汗,心慌,心悸,脉细弱者,用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等治之。
安神镇静:可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惊悸恍惚,急躁,入睡不安等症,多与酸枣仁,远志,茯神等同用。心脾两虚而症见神疲健忘,失眠多梦,心悸短气,食少便溏者,用人参配伍黄芪,龙眼肉,白术,酸枣仁,当归治疗。
三、药力走向区别
黄芪的药力主要是向上往肌表走,故能治痈疽排脓;还可引导胃气上走,补肺气,加强肺的宣散作用。
人参的药力主要向内走,能固五脏之气,使气得到贮存,避免气的消耗,最终到达益气目的。
四、人参和黄芪哪个补气好
黄芪人参都能补气,但黄芪的补气作用比人参要弱,并且人参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作用,这是黄芪所不具备的。但黄芪的升阳、固表、内托和利尿消肿,却为人参所不及。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在选择黄芪人参这类补气药材时,还是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想要改善的问题去选择,避免加重病情、浪费药材。如果你是邪热伤及气津,则适宜选择人参服用。除此之外,在服用人参或黄芪时,还需注意是否有其他服用禁忌或是否有其他食物不可与之同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