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位于冬至后的第104天,是每年的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听说清明这个名字与我国的24节气有关,在南京,几乎所有的清明节前后都要下点小雨,完美的应证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那么,你们知道清明节吃什么吗?
一、清明节要吃什么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5、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二、清明节的由来
传说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海外,在快要饿死之迹,介子推从腿上割下来一块肉喂给重耳,使其活了下来,重耳知道了这件事后十分感动。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后,册封了很多人,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没说什么,自己背着母亲准备隐居山林。重耳听说后,感到很羞愧,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在茂密的山丛中找人很不容易。有人说,可以火烧山林,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却始终没见介子推。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重耳见了之后,失声痛哭。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他登山祭奠时,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告知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知道了清明节吃什么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忘了过这个节日。父亲是个很注重传统的人,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带领全家去扫墓。我原本以为所有的家庭都会在这一天去给已经逝去的亲人扫墓,以此来怀念他们。后来才发现,好多人已经不过这个节日了。希望大家不要忘了这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带着自己所做的食物,去祭奠已经死去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