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四月份,这个时候很多地区正值春季多雨时节,因此也有古诗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一个踏青的节日又是一个祭奠先祖烈士的节日,在这一天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习俗了。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食俗呢
一、清明扫墓祭祖
我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二、清明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四、食俗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蓬蓬,一簇簇的。
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篮,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篮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食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作为中华儿女,对于这些传统节日,我们都应该保持尊重并加以继承,不仅有助于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体现了缅怀先烈的孝道得以传承,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