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端午节,大家第一个想到是就是粽子,粽子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粽子,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是中国传统名吃。因为它甜度高,口感酥而不碎,不但吃起来口感独特,还有很强的饱腹感,因此,还深受甜食达人的喜爱,那么大家对粽子又有多少了解呢?
一、端午节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二、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1、端午节历史久远,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2、其它说法还甚多,诸如: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粽子是端午必吃食品,它是端午节日符号;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南北朝时期,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三、民谚
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反映端午食粽的民俗事象。近代,浙江台州粽子,口味上有淡味、甜味、咸味和多种复合味型,几乎所有的烹饪调味料都可以用在粽子制作上。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近年来,粽子进入了速冻食品家族,它也从原先单纯的节日食品变成了日常食品。近年奢华之风兴盛,出现了鲍鱼、鱼翅等高档原料做的豪华粽子(其实是华而不实)。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四、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种各样的粽子又成为餐饮的焦点,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等等琳琅满目,让人不知吃什么样的才好,让人不知道吃多少才够。
虽然市场上粽子馅是林林总总,但一位中医教授以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给大家提出建议:由于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因此,选择红枣、栗子做馅儿的粽子,可算是粽子中的极品。
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以免影响肠胃及正常饮食;而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肠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
如果过节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现包、现吃的原则,而从超市中购回的冷冻粽子,应该蒸煮透了再吃。
看到这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了吧,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当时就有吃粽子的习俗,真正成为中国的民俗的是从六朝以后。粽子到现如今也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食品,但是粽子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甜度高能量大,还需少食用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