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由于胃肠功能发育的不完善,再加上新手妈妈在喂养过程中的不当,就会非常容易引起宝宝的积食,但是宝宝年纪小,表达欠佳,妈妈有时候会忽略宝宝的感受,从而会延误宝宝的病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积食的表现及常见有效的处理方法。
首先,说说积食,顾名思义,即是食物累积在宝宝的胃或肠道中。从中医角度来讲,积食是一种病症,主要原因是婴幼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导致乳食停滞于中焦,引发的一系列疾患。
一、引发积食的原因
1、脾胃受凉,影响消化
当宝宝脾胃受凉,或者不小心吃了凉食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
2、睡前乳食,吃饱就睡
到了晚上,人体生物钟和身体激素的调节,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消化系统的功能会逐渐减弱,因此睡前吃太多会对宝宝的消化能力造成负担。
3、过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妈妈们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辅食的添加进程,一般情况,4-6月开始添加辅食,从米粉开始,逐渐过渡到菜泥、水果泥、蛋黄泥等,8月后再添加肉末、肝泥等。添加原则一定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避免增加宝宝的消化负担,造成积食等更严重的肠道问题。
二、积食的表现有哪些
经过临床数不清的的案例证明,积食主要表现为食不能消化、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舌苔厚腻、脉滑。积滞日久化热后,还可出现夜卧不宁、睡喜伏卧、辗转反侧、手足心热、盗汗、排气恶臭等症状。
三、积食怎么办
1、捏脊
让宝宝面朝下平躺,家长用手指捏其脊柱两侧,大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两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自上向下操作,每天晚上睡前可反复进行10-15分钟。
2、揉腹
宝宝平卧,面部朝上,用掌腹或四指腹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时需有一定的渗透力,每天早晚二次,每次10-15分钟。
3、揉中脘穴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以上五指四寸的位置,即中脘穴位。用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日早晚两次,每次10分钟。(五指最好是宝宝的五指宽)
4、摩涌泉穴
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即涌泉穴。用拇指指腹旋转、按揉30-50下,每日早晚两次。
5、下推七节骨
七节骨,又名七节。位于背部正中线,约第七胸椎处。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每日上推5-10分钟。
6、分腹阴阳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每日分推5-10分钟。
7、揉板门
板门,又称版门,位于掌面远心腕横纹上大小鱼际之间,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空闲时间就可以帮宝宝揉一揉,对气促、呕胀、小肠寒气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每次揉按3-5分钟。
上文从积食的概念、发病因素以、临床表现以及积食怎么办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通过文章的介绍以后宝宝们出现积食,新手妈妈们也能正确处理了,另外妈妈们在,给宝宝按摩时一定要找准穴位,这样才能缓解宝宝的症状。最后若宝宝症状没有缓解要及时就医。